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
电话:029-68259001
传真:029-68259000
邮编:712100
邮箱:shanxiyoucai@163.com
网址:www.sxhrrc.com
地址:杨凌示范区高干渠路西段6号
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
电话:029-68259001
传真:029-68259000
邮编:712100
邮箱:shanxiyoucai@163.com
网址:www.sxhrrc.com
地址:杨凌示范区高干渠路西段6号
长江流域是我国“双低”油菜优势产区,但在其油菜生育期中,光照少,雨水多,湿害、病害严重;同时“秦优7号”作为一个稳产性好、抗逆性强,品质稳定的高产、高油、优质杂交种,适宜黄淮、长江流域两大生态区,但因在长江流域“秦优7号”生育期相对较长,因而在栽培技术路线上应以“保优,促早熟,防病虫,夺高产”为中心,因地制宜地采取“秋发”或“冬壮”栽培模式, 以品质保优和农民增收为出发点,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大力提高单产,努力降低成本,积极推进区域化布局、标准化栽培、产业化经营。
第一节 长江流域油菜产业的优势和不足
长江流域是我国油菜主产区,也是世界最大的油菜集中产区。全流域面积达180多万平方公里,涉及沪、浙、苏、皖、鄂、赣、湘、川、黔、滇、渝等11个省(市)和河南信阳地区以及我省陕南地区,油菜播种面积、产量均占全国的85%以上。长江流域农业资源丰富,是我国 “ 双低 ” 油菜优势产区,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。
一、主要优势
1.生态适宜。长江流域地处亚热带,气候温和,雨量充沛,土质肥沃,年平均温度10.6-19.9℃,≥10℃的有效积温为3485-4000℃,无霜期203-352天,年降雨量1000-1900毫米。油菜生长期间的9月至翌年5月,绝大部分地区降雨量在500毫米以上,冬季不甚严寒但又有一个零度左右的低温阶段,有利于油菜春化和安全越冬,没有明显的停止生长阶段,秋末早春季节光照充足,温度下降与上升过程缓慢,适宜油菜生长。
2.地位重要。油菜适应性广、茬口好,具有养地作用,在长江流域以稻田为主体的耕作制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。与水稻实行水旱轮作,既可改良土壤,提高土壤肥力,又可减轻稻田的次生潜育化,提高水稻产量。尤其是油菜的成熟期比小麦早,在三熟制和两熟制地区均可栽培。另外,油菜产业的发展能推动养殖业、养蜂业、加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,促进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, 对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、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。
3.生产基础好。长江流域油菜栽培历史悠久,农民有种植习惯,技术熟练;且集中了一大批油菜科研人才,技术力量雄厚,新品种、新技术研发处于世界先进水平。
4.潜力较大。长江流域油菜生产在扩大面积、提高单产、改进品质和产品开发方面的潜力很大。一是扩大油菜面积有潜力。目前,长江流域地区还有1亿多万亩可开发利用的冬闲田,有几百万亩低产小麦田可以改种油菜。二是提高单产有潜力。长江流域油菜高产地区单产已达200公斤/亩以上,小面积地块已超过250公斤/亩,而全流域平均产量仅110公斤。三是产品开发有潜力。通过对“双低”油菜籽的油、粕、皮壳和油脚等精深产品的开发,可大幅度提高油菜籽附加值。
二、存在问题
1.多品种插花种植。油菜是异花、常异花授粉作物,生长期间极易串花授粉,当年即可导致菜籽品质下降。由于我国在油菜品种审定、种子经营、市场准入等方面没有强制性管理措施,生产和管理上也缺少必要的标准和品质监测手段,导致生产上普通油菜品种、单低品种和“双低”品种共存,插花种植现象普遍,所以种植“双低”油菜品种,往往生产不出真正的“双低”油菜籽。
2.品质比进口菜籽差。我国油菜籽在内在品质上与进口油菜籽相比存在一定差距。一是商品菜籽含油量偏低。一般比进口菜籽低2-3个百分点;二是“双低”油菜品种芥酸和硫苷含量偏高,芥酸含量一般比国外高1-2个百分点,硫苷含量高10-15μmol/g(饼);三是在净度、籽粒饱满度等外观品质上也有一定差距。
3.劳动力成本高。由于我国油菜生产的全过程基本是手工操作,一亩油菜从种到收大约需要10-12个工日,仅用工费就接达500-600元,占生产成本的80%左右,而加拿大等出口国油菜生产实现了全程机械化,亩用工量不到1个,生产成本很低。按照全口径计算成本,我国油菜生产效益不高。
4.加工企业带动力弱。我国油菜籽初加工能力接近3000万吨(含小型榨机),以国有企业和农村小油房为主。由于加工能力过剩、规模小、设备陈旧、能耗高、加工工艺与技术落后、产成品等级低,难以有效带动“双低”油菜的开发。特别是长江上中游地区菜籽榨油多采用蒸炒预榨浸出法,油脚中部分营养物质被破坏,菜饼饲用价值降低。
第二节 发展双低油菜的意义
一、 什么是双低油菜?
双低油菜是指低芥酸、低硫苷油菜。按农业部部颁标准 NY415—2000 ,商品油菜籽中油的芥酸含量≤5%(油),油菜籽中硫苷含量≤45μmol/g(饼),通称为双低油菜。这种油菜油中芥酸含量低,有益于人体健康,饼中硫苷含量低,提高了菜籽饼粕的饲用价值。
二、为什么要发展种植双低油菜呢?
双低油菜是油、饲兼优的作物,也是农业产业化的好项目。种植优质油菜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优质菜籽油和菜籽饼。 低芥酸菜籽油中芥酸含量低,则油酸、亚油酸含量大幅度提高,营养品质显著改善;硫苷含量低,则饼粕中毒性小,提高了高蛋白的菜籽饼粕的饲用价值。所以 发展双低油菜,不仅有利于满足城乡人民的消费需求,提高人民健康水平,还可带动养殖业、加工业、蜂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,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,有利于农民增收、企业增效。
第三节 双低杂交油菜“秦优7号”品种特性
“秦优7号”是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于 1997 年育成的双低高油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,其组合为:双低雄性不育系陕 3A ×双低雄性不育恢复系 K407。2001年6月到2005年6月,先后通过陕西省、国家黄淮区、长江下游区、长江中游区以及新疆自治区、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(认)定,并获准在四川省14个市(县)推广。2002年11月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(品种权号CNA20010148.X)。
一、产量表现
“秦优七号”2000年和2001年参加陕西省油菜区试,两年平均亩产208.4kg,与对照“秦油二号”产量相当,参加生产试验比“秦油二号”增产4.5%;同期参加全国油菜黄淮海片区试,产量、品质和综合抗性名列第一,两年平均亩产211.56kg,较对照“秦油二号”增产2.91%;其后参加长江下游区和中游区区试、生产试验均表现突出,获得国家审定。近年在生产示范中涌现出很多大面积的高产典型。2003年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平梁镇农技站胡文章种植5.4亩,平均亩产高达333.3kg。2005年湖北省孝昌县季店乡潘兹富种植2.5亩, 平均亩产315kg。2004~2006三年江苏省南通市累计种植392.1万亩平均亩产213.7公斤。试验示范和大田推广有力证明:“秦优七号”是一个抗逆性强、适应性广、丰产稳产性好、品质稳定的高产高油优质油菜杂交种。
该品种大田生产一般亩产200kg左右,高产田达250kg以上,是目前我国适应区域最广、年推广面积最大的高油双低优质冬油菜杂交种,也是农业部推介的油菜主导品种。
二、品质测定
该品种芥酸含量多年平均0.39%,硫苷含量平均25.36μmol/g饼,含油量43%左右,符合国家高油双低优质品种标准。2007年度在黄淮、长江下游两大生态区,4个区试组作对照,平均含油量45.15%,与2005~2007年三个年度,黄淮、长江流域全国冬油菜区试抽检的311份参试新品种的含油量42.08%相比,高出3.07个百分点。
三、农艺性状
“秦优七号”,甘蓝型,弱冬性,半直立,深裂叶,株高160~190cm,匀生分枝,角果中粗长而粒多,全生育期217~250天,耐迟播,抗寒耐旱,杆硬抗倒,长势强,整齐度好,抗(耐)菌核病和病毒病。适于黄淮和长江流域两熟栽培区种植。
四、适应范围
双低杂交油菜“ 秦优7号” 适宜于黄淮和长江流域两熟栽培区种植。
第四节 双低油菜“秦优7号”保优栽培技术
一、为什么要实施高产保优栽培呢?
双低油菜大田生产用种的芥酸含量常规种低于1%,杂交种低于2%,而长出的商品油菜籽要低于5%(高标准应低于3%),硫苷含量生产用种的硫苷含量常规种低于每克30微摩尔,杂交种低于40微摩尔,生产出的商品油菜籽要低于每克45微摩尔。但是在大田生产中,虽然我们播的种子是符合标准的,但生产出的菜籽的芥酸和硫苷的含量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升高,甚至品质严重降低。国内外的研究表明,栽培措施对芥酸的影响大,一般变幅在0.65%~22.35% 。环境对油菜籽硫苷含量也有一定的的影响,所以,必须实行高产保优栽培。
二、什么原因会引起双低油菜品质降低呢?
首先是生物学混杂。甘蓝型油菜一般自然异交率为 10 ~ 30% ,自交结实率为 70 ~ 90% 。低芥酸油菜品种,当与高芥酸油菜品种串粉杂交后,杂交当代种子的芥酸含量即上升为两亲本芥酸含量的平均值。假如连续几代串粉杂交,则芥酸含量就会大大升高。
其次是机械混杂。油菜种子小,容易造成机械混杂。第一种情况,在良种繁育过程中,播种、收获、脱粒、晒种、清选、贮藏、调运等环节中,如果不按规程操作或控制不严格,就很易造成混杂;第二种情况,优质油菜种子价格要高些,特别是双低杂交种子,见利忘义的人把普通非双低油菜种子掺进去,以假乱真,牟取非法收入。上述这几种情况如不及时控制,良种就会变成非良种,双低就会变成非双低。
第三,自生油菜混杂。所谓自生油菜,是指在头年或前年种过油菜的地里,或相邻种植油菜的田块,收获时不慎掉落其中的,当年秋冬不经人工播种而自己长出来的油菜植株。这些自生油菜品质不定,不仅混杂其中会影响双低油菜优良品质,而且还会降低产量。
三、如何防杂保优?
第一点,严格种子质量,购买优质种子。
“秦优 7 号”属双低雄性不育杂交种,只能种植一代。杂交二代会分离出 30% 左右的不育株,大大降低杂种产量,所以每年种植户须从经销单位购买合格的一代杂交种子。同时种子管理部门还要大力 加强种子质量和市场管理,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种子的行为。
第二点,区域化布局,集中连片种植。
在当前优质油菜与普通油菜交错种植,而且普通油菜面积还较大的情况下,集中连片种植是保证商品油菜籽品质和便于收购的重要措施。据研究,低芥酸油菜和高芥酸油菜种成小区试验, 1 年后芥酸含量上升 5% ,但在成百亩的低芥酸大片田里种 1 年,芥酸含量只上升 1% 。所以,种植双低油菜时应集中连片种植,以减少生物学混杂,同时双低油菜种植区要杜绝其它非双低油菜品种的插花种植。
第三点,防止机械混杂。
在收获、脱粒、运输、装载、贮藏、加工等过程中,要注意严防机械混杂。自生油菜混杂也是一种机械混杂,需要引起足够的注意。凡是种过高芥酸油菜的田块,要实行轮作,一般不作苗床地。但如地少,必须做时,应在耕整好后,造墒诱发自生种子发芽出土。
第五节 双低杂交油菜“秦优7号”高产栽培技术
一、如何确定双低杂交油菜“秦优7号”播种期、育苗期、移栽期?
播栽期的迟早,是影响双低油菜产量的一项重要因素。双低油菜应适时播种和移栽,这样可充分利用冬前有效积温,培育壮苗。随着播期的推迟,积温减少,营养生长期缩短,产量会下降。早播不早栽,秧苗素质下降。移栽迟,气温低,返青慢。因此,确定双低杂交油菜 秦优 7 号 适宜的播栽期一定要根据当地的温光条件、“ 秦优7号”品种特性、栽培方法和生产条件综合考虑。
长江流域应根据熟制确定适宜的播种期,两熟制比三熟制的可适当早播,育苗移栽的油菜比直播油菜应早播 7-10 天,薄地宜早播,肥地可适当推迟。此外,确定具体播期, 还要考虑该品种特性、土壤墒情等。
双低杂交油菜“秦优7号”当旬气温稳定在 19~20 ℃ 时播种,即长江中、上游地区“秋发栽培”(单株 11 ~ 12 片绿叶越冬)9月10 ~15日育苗,“冬壮栽培”(单株 9 ~ 10 片绿叶越冬) 9月15 ~20日育苗;长江下游地区“冬壮栽培”(单株 8 ~ 9 片绿叶越冬)9月20~24日育苗,上述各区若直播,按育苗播期推迟 7 天左右。一般当苗龄 35 天左右, 6 ~7片真叶,苗高 20 ~2 5cm ,根茎粗 0.6cm 左右移栽较合适。
那么什么是“秋发栽培”和“冬壮栽培”呢?
所谓“秋发栽培”是指采取适当早播,充分延长冬前有效生长期,并形成较大的营养生长量,直到盛花期,群体叶面积指数维持在3.0~3.5以上。春季看苗施肥,调控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,防止脱肥和贪青,构成庞大的产量支架,形成高产的长相。具体讲到秋末( 11 月底)即开盘发棵,单株(7000~8000株/亩)有绿叶9~10片,叶面积指数1.5~2,到冬前(12底)植株有绿叶12~13片(密度稀者有13~14片),叶面积指数2.5~3,苗子长相如盆子大小。
其技术要点是主攻冬前苗势长相,适当早播、早栽(10月中、下旬)、早追肥。
所谓“冬壮栽培”是指在适期播种、壮苗移栽的基础上,确保壮苗安全越冬。以春季大生长期为重点,适当运筹水肥,并以较为有限的营养生长量,争取高的生殖生长水平,形成合理适中的产量结构,实现每亩150~200kg 的产量指标。具体讲油菜冬前应有9~10片绿叶,生长健壮,苗子长相如菜盘大。
其技术要点是冬前培育壮苗,确保壮苗安全越冬,加强春季管理。
二、直播和育苗移栽方式的确定
确定适宜的种植方式,要考虑到当地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。根据栽培制度考虑,一年两熟制冬油菜区可移栽、直播灵活采用。前后茬季节矛盾小,品种搭配得当,可保证适期播种的一般采取直播;前茬收获晚,影响适期直播,则需采取育苗移栽。一年三熟冬油菜区前后茬季节矛盾突出,必须采取育苗移栽。在坡台旱地采取直播方式能保证油菜正常生长和提高其抗旱、耐瘠能力。同时,土质粘重地区,不能保证移栽质量,宜采用直播方式。
三、直播技术
直播油菜具有抗倒、耐旱、省劳、不缓苗的优点,应予提倡,但要抢季节、抢墒播种,按育苗播期推迟7天左右播种较为适宜。油菜直播一般采用耧播或机播,也有采用开沟溜籽和开穴点播方法的。耧播、机播工效高,下籽匀,深浅一致。双低杂交油菜种子较小,且价格较贵,应采取精量播种,长江流域雨水多,墒情好,以每亩播0.15~0.2kg为宜,播深3~4cm 。一般采取宽窄行种植,宽行60cm,窄行30cm;旱薄地一般以40~50cm等行距种植。开沟溜籽法是先用犁开10cm左右深的沟,然后用手溜籽,浅覆土。开穴点播法一般行距、穴距30~40cm,每穴点2~3粒。底墒差的田块,播后应镇压,有利于种子与土壤密切接触,从而达到一播全苗。
大田直播油菜出苗后,要及时间苗、定苗,在苗出齐后及时疏苗,3叶期间苗,4~5叶期定苗。
四、育苗移栽技术
首先是培育壮苗。选择没有种过油菜和其它十字花科作物、肥沃、质地较轻、地势较高、排灌方便的地块做苗床,苗床与大田比例一般为 1:5 ~ 6 。就是一亩苗床育出的苗子可供5~6亩大田栽植。
油菜苗床选好后,要进行精细整地。翻地不必过深,但土壤必须细碎,厢面必须平整。开厢做畦,一般厢面宽为 1.5 米左右,厢沟深 15 厘米,周围应开好低于厢沟的围沟。在开好厢后,每亩施 400 ~ 500kg 猪粪或 2000 ~ 2500kg 土杂肥,尿素3~5kg, 过磷酸钙30kg ,硼砂0.5kg, 均匀地撒在厢面上,并用铁齿耙或锄头将其与土拌匀,覆于土内。
育苗适宜播期要根据前作茬口和秦优 7 号油菜品种特性来确定。一般在 9 月上中旬为宜。油菜种子细小,播种量一般每亩按 0.5kg 左右,播种力求均匀,播后应及时用铁齿耙耙入土中,并用细土浅盖,或撒一层薄薄的渣肥,使种土密切接触,有利于早出苗、出齐苗。
怎样对苗床进行管理?苗床管理应抓好以下四点:
(一)早间苗、早定苗。间苗时要求做到 “ 五去五留 ” ,即去弱苗留壮苗,去小苗留大苗,去杂苗留纯苗,去病苗留健苗,去密苗留匀苗。苗床一般要间定苗 2 ~ 3 次,第一次在齐苗时进行,拔除丛生苗,第二次在出现第一片真叶时进行,要求叶不搭叶,苗不靠苗。苗距约 3 ~ 5 厘米。第三次在出现三片真叶时进行定苗,苗距 9 ~ 10cm, 留稀留匀,每平方米留苗 100 ~ 120 株。
(二)喷施多效唑或烯效唑。 多、烯效唑,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延缓剂,能有效地防止高脚苗,提高抗逆能力,培育矮壮苗,有助于产量的提高。据研究,双低杂交油菜三叶期喷施150mg/kg多效唑或40mg/kg烯效唑 50kg/ 亩,移栽苗素质明显提高,后期分枝数、角果数、角粒数、粒重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。
(三)适时浇水抗旱。油菜播种后常遇干旱,不利于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,要根据旱情、苗势及时浇水抗旱,切勿大水漫厢,以免造成烂根死苗。
(四)早施肥、早防虫。追肥次数、用量应根据幼苗生长情况确定,初期可以不施。2~3片真叶以后,如果叶色由绿转黄,生长缓慢,应立即追肥。追肥时应以腐熟人粪尿每亩 500 ~ 1000kg 或尿素 5kg ,兑水泼施。油菜生长到4~5片真叶时,应注意炼苗,控制肥水,防止徒长,促使秧苗老健。油菜苗期主要害虫有蚜虫、菜青虫、黄条跳甲、菜蛾幼虫,防虫要防早。一般可用乐果防治蚜虫,用 2.5% 敌杀死防治其它虫害。
油菜苗在苗床生长多少天就可以移栽了呢?
油菜移栽期一般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、栽培制度、土壤条件和秦优 7 号 油菜品种特性等综合确定。 秦优 7 号 一般在 10 月中下旬开始移栽,移栽苗龄为 35 天左右, 10 月底栽完是比较适宜的。
如何保证移栽质量呢?
移栽油菜要做到“三要四边”和“四栽四不栽”。“三要”是:行要栽直,根要栽稳,苗要栽正。 “四边”是:边起苗、边移栽、边施定根肥(稀粪水和少量化肥)和边浇定根水。“四栽四不栽”是:大小苗分栽不混栽;栽新鲜苗不栽隔夜苗;栽直根苗不栽曲根苗;栽紧根苗不栽吊根苗。高脚苗要深栽,以利早成活,防冻保苗。
要特别提出的是:移栽油菜要及时浇足定根水,以使土壤与根系紧密接触,促进油菜早活棵返青。合适时要浅锄,疏松土壤,破除板结,改善土壤水、气、热状况,促进幼苗生长。
要实现高产优质 , 亩留苗多少合适?
我们所说的合理密植。就是使油菜的个体和群体协调发展,且都能获得最大的发挥,充分利用肥力、光能等资源来实现高产。合理的种植密度,一般应根据大田土质,肥力、品种特性、播期、移栽迟早,秧苗素质等因素综合确定。 据此,我们认为 秦优 7 号秋发栽培 7000~8000株/亩,冬壮栽培 9000~10000株/亩。
五、科学施肥:
(1)以产定肥,合理运筹
秦优 7 号杂种优势强 ,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生长旺盛,产量高。一般亩产 150 ~ 200kg 菜籽,需纯氮 12 ~ 14kg ;五氧化二磷 6 ~ 8kg ;氧化钾 7 ~ 8kg 。氮肥按底肥、苗肥、基肥以 5:3:2 运作。另外,在大田作物中,油菜对硼十分敏感,所以在缺硼地区,种植 秦优 7 号,每亩必须底施硼砂 0.5 ~ 0.75kg ;在轻度缺硼肥地区也可采用喷施,即在苗后期(越冬)和抽苔期结合防治病虫害以浓度 0.2% 的硼砂水溶液,每亩喷施 50kg, 或亩喷高效速溶硼肥 100g 。
(2)施肥要掌握什么原则呢?
1、提倡经济施肥与平衡施肥。油菜需肥量大,所需营养元素齐全,但也不是施肥量越多越好,油菜产量与施肥量之间,一般遵循肥料效应递减率,在不同肥力基础上,增施等量肥料,其增产效益是不同的。在肥料较少的情况下,将肥料集中少数田创高产,不如施于较多的田块达到平衡增产。
2、配方施肥。是在测定土壤肥力的基础上,根据土壤中 N 、 P 、 K 、 B 等元素的含量、目标产量和作物的需肥规律,来确定施肥的种类、数量和时期,改变过去盲目施肥,单一施肥和经验施肥的不良习惯,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,既降低了成本,又获得较高的产量和品质,同时还培肥了土壤。
3、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施用,基肥与追肥结合施用。有机肥营养全面,肥效长久,并有利于改良土壤理化性状,所以应多施有机肥,配合施用化肥。同时,还要改过去 “ 重施蕾薹肥 ” 的习惯为重施基肥,以便有利于培育壮苗,春发稳长,防止贪青晚熟。一般基肥比例应占整个施肥量的 50 ~ 60% 。
4、少施含硫化肥和十字花科作物秸秆沤制的农家肥。施用含硫化肥易导致优质油菜硫苷含量上升,降低品质,因此应少施硫酸铵、硫酸钾等含硫化肥。同时,施用十字花科作物秸秆、角壳沤制的有机肥,易出现自生油菜,并易传染病害,所以也应少施。
(3)怎样施用?
氮肥上面讲了按底肥 50% ,苗肥 30% ,苔肥 20% 的比例使用,磷、钾、硼肥一次作底肥施用较为合适。具体讲:
施足底肥:“秦优7号” 在移栽前整地时,要施入足够底肥。底肥应以农家肥为主,结合速效性肥料,既能满足油菜一生不断吸收养分的要求,又能节约成本。一般每亩施用猪、牛栏粪 1000kg 以上,配合碳酸氢铵 20 ~ 25kg ,过磷酸钙 35 ~ 45kg ,氯化钾 15kg ,硼砂 0.5 ~ 0.75kg 。
早施苗肥:应充分利用 11 月份有利的温暖气候,早施苗肥,促秋发、冬壮。活苗后即时施用速效氮肥,一般以亩施尿素 5 ~ 10kg 或 1000kg 人粪尿。
增施腊肥:长江流域冬油菜区,为了保温防冻,在冬至前,根据苗情结合中耕松土,增施农家肥或尿素 5-10kg 。
稳施苔肥:春后杂交油菜“秦优7号”迅速抽苔、长枝,叶面积增大,花芽大量分化,是增枝增角的重要时期,也是需肥较多的时期,要求油菜春发稳长,春发不够难以达到高产,但春发过头,油菜旺长,造成田间阴蔽,病害加重也会减产。施用苔肥要做到“ 稳 ”,要根据底肥、苗肥的施用情况和苗情而定,若底肥、苗肥充足,植株生长健壮有力,可不施苔肥;若出现脱肥、表现后劲不足,则要施用苔肥,而且要早施,一般亩施尿素 5 ~ 8kg 。
生产试验结果指出,长江中、上游地区的苔肥也可与腊肥合并施用,长江下游地区可提早做返青肥施用,以防后期贪青、倒伏和发病,影响产量。
六、防治病虫害:
(一)、油菜的病害及防治
长江流域油菜病害以菌核病、病毒病为主。春后气温回升,雨量充沛,温暖潮湿的田间小气候,有利菌核病的发生,一般减产 1 ~ 2 成左右,遇上大发生年份,减产可达三成以上。
1、菌核病防治技术:
菌核病苗期发病,基叶与叶柄出现红褐色斑点;成株期叶片发病可使全叶腐烂。茎部感病后病斑呈梭形,在潮湿条件下,病斑发展非常迅速,上面长出白色菌丝。到病害晚期,茎髓被蚀空,生有许多黑色鼠粪状菌核,茎杆极易折断,重病者全株枯死,轻病株部分枯死或提早枯熟,种子秕瘦,降低产量和含油量。当油菜长势过旺而倒伏时,则病害更加严重。
防治菌核病应认真贯彻 “ 预防为主,综合防治 ” 的方针,一是实施 “ 五不 ” 措施,籽不带菌、地不重茬、渣不还地、田不渍水、生长不荫蔽。二是在轮作换茬,开好三沟,降低田间湿度的基础上应用药剂防治,以初花期、盛花期喷洒 1000—1500 倍菌核净等药液,能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。
2、病毒病防治技术:
病毒病又称花叶病。为害程度因地区、年份不同差异很大。一般冬油菜区,近城郊区,秋季温暖年份以及干旱年份发病较重,严重时减产30%~50%,染病油菜又易染霜霉病,冬春也易受冻害。在我国发生的病毒病大多数是芜菁花叶病毒,其主要传染途径是通过蚜虫传病,一般蚜虫大发生年份往往会引起病毒病的大流行。甘蓝型油菜发生了病毒病,到发病末期,茎叶发生坏死病斑,变成褐黑色,最后枯死。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、品种的发育要求和蚜虫的发生规律,因地制宜地调整播期作到适期播种,并选用前作不是十字花科蔬菜或远离十字花科蔬菜的田地作苗床,并采取提早治蚜等防治措施。
3、油菜花而不实病的防治
油菜花而不实病又称萎缩不实病,是在缺硼的土壤上种植油菜而引起的一种生理性病害。油菜对硼敏感,缺硼的程度会引起病害的轻重不同,所以减产程度因缺硼轻重而异,轻的减产1~3成,重的5成以上,甚至无收。
加强底施硼肥与苔期喷硼肥相结合,可以有效防止 “ 花而不实 ” 。 甘蓝型油菜对硼敏感, 据多年、多点试验,在缺硼地区采取施硼措施,一般可增产 10—20% ,甚至 30% 以上。研究表明, 秦优 7 号 与中油 821 比较,吸硼能力较强,需硼量较高,当土壤水溶性硼低于0.5mg/kg即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缺硼症状,严重减产;当水溶液性硼达到 0.7mg/kg或略多于 0.7mg/kg 时可显著增产。为保证 秦优 7 号 高产,在每亩底施硼砂 0.5 ~0 .75kg 的基础上,在抽苔期,每亩再喷施 0.2% 的硼砂溶液 50kg, 可提高结实性,这是因为硼元素能影响油菜性器官、花器官的发育。
(二)、油菜的虫害及防治 油菜虫害以蚜虫、菜粉蝶(菜青虫)为主。
1、油菜蚜虫的防治技术
蚜虫主要有桃蚜、萝卜蚜及甘蓝蚜三种,均以成蚜和幼蚜在油菜的叶、茎和花梗上吸食汁液,为害严重时植株萎缩、生长停滞以至枯死,也是传播油菜病毒病的重要媒介。以春秋两季发生量较大,油菜播种后,如气温适宜( 16 ~ 17℃ )降雨少,天气干燥(相对湿度 <76%)常引起大发生。连续降雨或大暴雨,对其繁殖和迁飞均不利。油菜蚜虫一年发生 10 ~ 40 代。冬油菜区9月上旬开始向油菜上迁飞,迁飞高峰期第一次是 10 月下旬,第二次是 11 月下旬,第三次是翌年 3 月中下旬。蚜虫迁飞的早迟与当地温湿度有关。在防治上应掌握早治、连续治、彻底治的原则,把蚜虫消灭在为害之前。经常保持油菜苗床和本田土壤湿润。秋季蚜虫迁飞之前,铲除田间、田边杂草;油菜播种后在油菜田间或空地上,设置涂有机油和凡士林的黄色色板诱杀蚜虫。药剂防治使用 2.5% 溴腈脂10mg/kg,或 20% 杀灭菊酯乳剂 50mg/kg及 2.5% 敌百虫粉等。
2、菜粉蝶的防治
菜粉蝶是一种油菜幼苗期的重要害虫,又叫菜青虫,分布范围广,幼虫啃食叶肉后留下一层薄而透明的表皮,或将叶片吃光只剩叶柄,以致植株枯死。菜粉蝶为一年多代害虫,为害油菜主要是在 9 月至 11 月发生的 7 ~ 9 代。其幼虫生长最适温度为 25℃ 左右,最适湿度为相对湿度 76% 左右。靠近菜园地、住宅区的油菜田,由于虫源多,受害严重。油菜田在冬季要清除杂草,消灭越冬的虫蛹。喷药应掌握在幼虫三龄以前,一般用 50% 敌敌畏乳油 1000 倍液,或 90% 晶体敌百虫 1000 倍液, 20% 杀灭菊酯乳剂 50mg/kg及 2.5% 敌百虫粉剂等。
生物防治:目前常用的是苏云金杆菌制剂,青虫菌粉剂,按说明书施用。
七、油菜的冬春季管理
油菜的冬、春季的田间管理对于油菜的产量、品质的形成是很重要的。
1、中耕松土。通过中耕松土,保墒和改善土壤通气和理化性质,有利于油菜生长发育;再是经过中耕松土,损伤了一部分根系,对徒长田油菜生长暂时有些抑制。
2、防冻保苗。结合中耕进行培土壅根,并增施腊肥,增强油菜抗倒、抗寒能力。
3、清沟防渍。 长江流域(中下游)春季雨水多,土壤湿度大,应该把清沟防渍当成一项重要工作来抓。
目前,生产上推行的深沟高畦排水措施,效果很好。其做法是:在播前或移栽前,在田里开沟做畦,畦宽 150 厘米左右,一般砂质土透水性良好,可适当放宽厢面;粘重土透水性差,厢面可窄一些。在特别低凹和多雨地区,为使土壤易于干燥,可采用窄畦拱背的方式,一般畦沟 26 ~ 33 厘米,腰沟 33 厘米以上,围沟 50 厘米以上,以便降低地下水位。为了使畦沟排水通畅,在冬季降雪或雨季来临之前,应清理三沟,使沟沟相通,确保及时排除积水。
4、辅助授粉。可采用花期放蜂,或在晴天和多云天上午 10 时到下午 2 时,用绳拉或竹竿拨进行人工辅助授粉,可提高产量 10 ~ 30% 。
5、防止倒伏。油菜倒伏后,通风透光不良,病虫加重,阴角、秕粒增加,产量和品质都受影响。应通过科学施肥、培育壮苗、合理密植培土、化学调控、防治病虫等措施,增强油菜抗倒伏能力
八、适期收获
油菜是无限花序作物。从开花到成熟历时两个月左右,具有边开花边结实的特性。 其成熟过程一般分为绿熟期、黄熟期和完熟期。绿熟期是主轴上的角果 80% 以上呈黄绿色,一次分枝上 90% 左右的角果仍为绿色。如种皮同角果的色泽基本一致,则籽粒含水量较高,灌浆过程没有完成,此时若收获晒干脱粒,绝大部分的种皮呈现红色皱缩、秕粒多,千粒重低,含油量只相当于正常成熟种子的 70% ~ 80% 。黄熟期是指主轴角果呈现枇杷黄色,一次分枝上 70% 左右的角果呈现黄绿色,仅在基部和少数二次分枝上的角果为绿色或即将退色。此时若收获,籽粒部分仍为红褐色,千粒重和含油量均未达到最高水平。完熟期,指全田 90% 以上的角果呈现黄色, 10% 以下的角果为枇杷黄绿色,绝大部分角果失去光泽,千粒重与含油量已达到最高水平。一般以黄熟后期完熟初期作为油菜的适宜收获期。
一般群众对适时收获的标准有 “ 黄八成,收十成、黄十成,收八成 ” 的经验。假若以种子色泽的变化来作为适宜收获期的标准,可摘取主轴中部和上、中部,一次分枝中部角果共十个,剥开观察子粒色泽,若褐色粒、半褐色粒各半,则为适宜的收获期。 在油菜收获时间上,群众有 “ 要不丢、早晚收 ” 的经验。早晚气温低,湿度大,不易裂角落粒。在收割技术上尽力做到 “ 割茬低,不带泥,割整齐,不掉粒 ” 。收割后经过堆垛 4 ~5天促后熟,选晴天摊晒,并及时脱粒,晾晒,以防发芽霉变。
收获时在收、脱、晒、运、储等过程中,要防止混杂,严格控制杂质和水分含量,提高油菜籽的商品品质。